返回 | ![]() |
![]() |
公司新闻
行业动态
问题
|
全自动套标机调试心得光阴似箭,日月如梭,转眼间,我们在高臻智能实习已经3个月了,从一个什么都不会的初学者到较合格的装配和调试员,我们从中学到多,收获了很多。
然而,这仅仅只是一个开始。我们不但要学更多的东西,还要创造更大的价值。
在我实习期间,对我印象最深的全自动套标生产线。主要有11大机构联接而成。特点有:
(1)它采用全罩式不锈钢主机,全机防水不生锈; (2)可调式刀盘:独创回旋切断,双面刀刃,寿命长久; (3)单定位式中心导柱:标签导送更加稳定; (4)同步分瓶器:瓶子输送更加稳定;标签控制电眼架:独创尾翼与电眼结合,提高膜料切断精度; (5)按键式控制箱:操作更人性化; (6)供料式料架:可自由选择料架位置。电器配置说明采用了PLC可编程控制器、进口伺服电机、伺服驱动器、变频器以及传感器,另外采用了定位模块使之套标精确、快速、稳定。
调试前,必须先对整体机器的各个机构进行观察,观察是否松动和是否有损坏等。在整体对接好,之后开始按顺序调试。
1、开始调理盘上料机构,放入样品,调节理料杆的高度,使其能挡住样品而又不摩擦到转盘表面。
(1)先与理盘上料机构和输送对接好。 (2)放入样品,调节两端护栏,接着调出口两边和上端限位钣金间距。使样品能正常通过,但在出口处能卡住(能被输送的治具勾出来)。 (3)调节电眼的位置,出口上端的电眼应调到出点,使对接输送能一直开,使样品能一直一个一个被治具勾出来。
3、贴标机构。
(1)先设好输送的速度(在电箱里的伺服驱动里设定)。 (2)在调对射电眼的位置使第一治具对上端的真空吸盘。 (3)通过调节治具的位置和真空吸盘气缸的位置。在误差范围内,使其9组治具(每组8个)都能对齐真空吸盘(8个), (4)调节长气缸的位置,和调节夹具的位置,使8个真空吸盘能能放夹具内(在误差范围内)。 (5)调节气缸的气阀,保证8个吸盘的同时上下移动整齐,速度一样。远近移动震动不会过大。
4、电箱机构(套标机)
(1)放膜时膜要对齐中心柱,同时调节的旁边的电眼位置,使其能正常拉膜, (2)中心柱要同时被升降机构和套标机构同时夹紧,做到三点(夹紧交点)一线。 (3)调节刀盘的距离的电眼的位置,使套标机构和中心柱能把膜刚好放治具上。治具不会碰到上面的机构
5、吹风机出口要倾斜。
6、拍下机构的位置要调好,使标签膜能合适被压到位。
7、电热收缩炉机构的温度要调到能把膜收缩到不起皱,调节温度根据膜的材质而定。
最后,开时整体运行调试。主要是调整体运行连续性,和每组治具贴标好坏。若有些组治具的覆标对不齐样品,先调治具位置,在不行就调微调夹具。
在调试过程中,总结的全自动套标机会出现的一些问题和解决办法如下:
1、样品在对接输送机构在斜坡位不能一直滑下,推使出口倒数第二样品到出口卡住。 解决办法:是把出口处电眼往输送处移,促使对接输送机构的皮带能一直运作。
2、样品不能一个个被治具勾出来 解决办法:原因是对接输送机构皮带速率跟不上输送速率,把对接输送机构皮带速率调快点即可。
3、样品的上的标签没放好。 解决办法:(1)若是单组中的单个样品的上的标签没放好,调治具位置就好。 (2)若是全部样品的上的标签往一处偏,调靠近对接输送机构的电眼位置即可。
4、膜割出来的是斜线 解决办法:把刀盘拆出来,重新装刀盘,刀片要在同一水平上。装的时候可以用刀刃互相对接下,看看是否刀刃能放平时刃也互相对齐。
5、割不断膜 解决办法:把刀盘拆出来,把刀尖同一往中心出移一些,但不能移太多,避免刀旋转的时候撞到刀盘内部而损坏。
6、膜收缩时起皱 解决办法:提高收缩炉的温度,开启里面的风扇。
7、输送有时启动无反应 解决办法:按复位或手动把吸盘归位到夹具上面。
8、样品在对接输送机构不动,皮带也不动 解决办法:把出口处上端的电眼往输送移,直到皮带能动。
通过这次调试全自动套标机,我收获了许多,虽然调试的难度比较大,遇到的问题也是比较多样。但是付出与收获是成正比的,虽然有时苦恼怎么都弄不好贴标的位置,但当你看到问题一个个被解决,内心是充满喜悦的,这也就是调试机器的魅力所在,通过调试机器,我渐渐的发现理论和想法在实际过程是有许多不完善的,需要不断积累相关经验来完善。这也就是人们常说的从实践中来 到实践中去。
|